【素描知识】线描、线性素描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
2016-3-14 9:35:55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曾指出:“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渊源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19世纪俄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契斯恰科夫曾说:“艺术的最高的一方面就是素描,而其他所有添加的东西都只能起辅助作用。”他又说:“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谁要是不懂得或者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立足之地。”可见,在西方美术教育中,素描是极重要的。而在中国美术教育中,素描对于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锤炼艺术语言和探索诸般艺术规律从而提高艺术素养和造型能力,也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我们不禁要问:在学院里中国画的教学中,素描也是无可争议的造型的基础吗?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院长唐勇力教授在这里阐述了他的教学观点。
    第一节 线描在工笔画与写意画中的应用及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人物画,一直比较注重线条的表现,强调以线造型,用线来塑造物体的轮廓,在对物体形象界定的同时,体现出物体自身所具有的质感、动感和量感,“一画(线)之法而立,万物著矣”(石涛语),线成为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主要表现在:一是线条自身所具有的美感及其抽象性。线条长短、粗细、疏密等的变化,可以引起人们视觉感受上的变化,唤起欣赏者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物象形态美的联想;二是线条的书写性。即在线条的书写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线条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来宣泄自己的情感,抒发个人的意趣,灌注个人的思想。可见,线的作用和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它的表现力是无限的。“牵一根线条去散步”(克利语),线条所具有的这种“意象性”色彩,使很多的文人雅士痴迷留恋、乐此不疲,并由此衍生出很多有关线条运用的表现手法—线描。
      线描是中国绘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艺术语言。它的鲜明特征是以书法勾勒的方法,勾描墨线作为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手段。中国线描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从认识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已有2000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古人根据社会现实中的各种自然现象,总结出描绘人物形象与服饰的“十八描”,基本囊括了人物画造型的全部基础方法,根据这十八描法中线条的具体应用及表现,又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线条无粗细变化,瘦硬而绵长,铁线描、高古游丝描等属于此类,代表性作品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卷》;发展这一线法的有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五代贯休的《十五应真图》,明代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图》,唐寅的《孟蜀宫妓图》,清代费丹旭《十二金钗图册》等。第二,顿挫鲜明、起落有致,行笔有方圆粗细变化,兰叶描、枣核描、柳叶描等属于这一类型。代表性作品如传为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宋摹本),南宋李唐的《采薇图》,元代的永乐宫壁画等。第三,粗犷厚重、简练明快,此类线描实际是随着国画一部分向写意而发展的变体,折芦描、竹叶描属于此类,代表性作品有南宋梁楷的《六祖斫竹图》、石恪的《二祖调心图》等。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线的勾勒法大都是画家根据不同对象及个人情感、心性而提炼创造出来的,进而形成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经典性表现手法。
    纵观中国人物画发展史,线描的历史较为悠久,而且也最为成熟。唐代是线描发展的高峰,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人物画大家,如吴道子、阎立本等。就其线条的表现来看,此时期的线描既有属于工笔风格的密体,也有“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疏体。各种风范的线描为我们留下了可学习和继承的无限宝库。直至人物画发展到南宋,画家梁楷在原有线描样式基础之上,变细笔白描为简笔写意,粗犷灵动、洗练而具韵律,虽寥寥数笔,但神情动态毕现、意趣横生,具有更大的主观性。至此,工笔与写意两种不同样式的线描方法形成。
      工笔与写意两种线描形式存在于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全过程中,但在几十年美术院校的教学中,只有工笔性线描,即白描写生被列入教学规程,意笔的水墨人物画写生的线描基础被误入工笔线描中去完成,这是一个学术上的误解。实践表明,工笔线描并不能替代意笔线描的功能,工笔和意笔是两种不同审美形态的线描形式。工笔线描线条的个性风格寓于严谨的一笔一画的勾勒之中,需在不断的修正中去实现预先设想的艺术效果;而意笔线描要求即兴发挥,将主观的情感、修养融入到笔线之中,用笔自由、变化丰富、外象疏灵;虽讲究用笔,但更注重总体形象的准确、生动、洗练。
      意笔线描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其重点应放在对基本规律的认识与基本技法的训练上,贯穿于技法与规律学习之中,对笔性、笔力的训练则是重中之重;同时也应注重对笔势、笔趣、笔意的培养与研究,在经验与功力的深化中,逐渐形成既有传统学养又有艺术个性的意笔线描基础。笔性,犹如一个游泳者对水性的掌握与适应,学画之中应掌握和适应各种毛笔的性能,并培养、形成正确而良好的用笔习性;笔性又如艺术的感觉,三分是天生,七分靠培养。要想掌握好笔性,在学习之初就要有良好的指导。学习的范本好,名师指导得好、指导得正确,就可使你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笔性,这将是一个幸福的开端。要培养正确而良好的用笔习性,首先要多临摹经典的范本,如历代名家大师的名作。此外,还要不间断地训练书法,从书法中体悟笔性。笔力是指笔的功力,包含用笔节奏的控制能力,用笔形态的掌握能力,用笔质量的理解能力。用笔的功力可体现出笔性的好坏,功力越深,笔性就越好;而笔性越好,就越有助于功力的提升。功力提高了,修养也会有所提升。用笔节奏的控制能力,笔线形态的掌握能力,尤其是对用笔质量的认识理解能力,将会构成一个完美的体系。
     
    笔势、笔趣、笔意是用笔形式美的组合因素,它融入意笔线描的训练过程中。熟能生巧、巧而生势、势而生趣、趣而生意。笔势,从局部上看是运笔的趋向、走势与笔线的形态,笔与笔之间的节律,笔线与笔线之间构成的气势、韵律与运动感,意笔线描增强笔势感是不可忽视的。线与线之间的组织构成关系,更有利于笔势的形成。如何在意笔线描中形成有艺术魅力的笔势,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去积累。笔趣与笔意,具体来讲,是指画家艺术修养和天资在用笔上的即兴发挥和自然流露,笔意和笔趣完全是基本功扎实的体现,也更会体现画家情感的变化。笔意和笔趣的流露,也是笔性、笔力、笔势孕育而出的。笔性是画家对用笔的感觉,笔力和笔势是画家用笔的功力,笔意和笔趣是画家用笔的“味”。意笔线描的手法是以浓墨为主,不求墨色深浅水分的变化,极有利于用笔线塑造形体,既单纯、简洁、明了,又便于研究与思考,是课堂教学中进入水墨写生前的重要环节。
      取法传统的线描发展至今,对表现写实人物造型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线的样式,然而传统人物造型的线描法和现代写实人物的线描法尚有极大的不同。写实人物的线描不具有程式化或很少有程式化,在现代人物造型线描体系中,线描仍具有其规律性。工笔线描写生教学正是要掌握密体严谨的线条组织规律,掌握线组织的千变万化以及不同物象的形象特征。形体结构都是有差别的,服饰的样式形形色色,线描技法也就有相应的不同。没有扎实的线描写生的基本功训练,进入工笔人物画创作犹如没有骨骼的人,是立不起来的。工笔线描的教学强调观察研究是第一位的,要依赖客观的存在派生出线条组织的本源。线的产生又是主观臆造的,如一个着衣模特儿坐在那里,其衣纹线条客观是不存在的,见到的只是衣服的皱褶,又是在一定的光线下产生明暗,再分析推理。衣纹实际上又是衣服形体变化产生的面,而这些转折的面随活动之后又回复原状态,就有了新的变化。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必须分析客观与主观之间的关系,教给学生一种方法,使他们学会寻找线条变成衣纹的组织规律。
      工笔线描、意笔线描在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在当代中国人物画教学中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无论是“工”还是“写”,都仍建立在传统绘画主观意象的造型观念和心识默记的造型方式之上,仍然是在传统十八描法基础上的变异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外部环境、人类自身审美情感的变化以及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传统的十八描法,线描样式在表现当代人的衣饰装扮、精神情感时已不能尽兴。中国传统人物画线描的造型风格——“逸笔草草”、只求“神似”、“聊写胸中意气”,失掉了对人本体直接研究和对人的造型能力的理解与掌握,使人物画创作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大多沿袭前人的造型样式,从前人成熟的造型“临摹”而来,使造型程式化,人物形象出现“千人一面”的结果,绘画不能与现实结合,脱离时代轨迹,我想这也是人物画自宋代以来至明清逐渐衰落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另外,以线造型的表现手法,使中国画平面性极强,只有线,没有明暗体积,很容易导致画面单薄之弊。清代人物画大家任伯年,虽受西方写实主义影响,笔下的许多人物肖像在整体写意的同时,局部已呈现写实倾向(如脸部的描写),但是手的描画还是传统模式。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传统人物画的造型方法只是表现出一种雷同式的写意,失掉了人物本体具体细微的特征差别,造成人物画发展的困境。因此,中国传统线描的表现范围及手法、样式也必然会产生变异与新体。
     
 

Top